当前位置:

讲述•战“疫”|回望我在小区值守的日日夜夜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永红 编辑:刘秋平 2022-11-21 16:39:50
时刻新闻
—分享—

题记:《住建人抗疫出征·七律》

瘟神竟欲起狂澜,雄起健儿组战团。

暂别倾情入工地,誓驱肆虐筑围栏。

城乡着意书宁靖,早晚无暇叹苦寒。

伏波马革何须裹,得胜征衣未破残!

2022年11月5日,醴陵防疫形势骤然紧张,我和5位同事响应号召,来到仙岳山街道南门尚庭院小区值守,我们就像时钟里的金属元件,嘀嗒嘀嗒,在小区各个角落,有条不紊运行着,充满责任和激情。回望战“疫”的那些日子,留下太多值得记录的瞬间,发生了很多温馨的故事令人动容。六天六夜,我们把“爱”当作武器,平凡之辈披上铠甲,哨声嘹亮,像磐石一般坚毅……

“龙门阵”摆出战斗力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已是晚上九点。小区入口处有一株高大的桂花树,许是今年干旱,亦或高温,影响了它的花期,入冬时节它却开得正旺,似乎是在等待我们的到来。又能守门又能休息乘凉,坐在它的树冠下成为我们的首选。长夜漫漫,已经累得连手机都不想玩的我们为了时刻保持警醒,摆了一场“龙门阵”

说实话,大家虽然是同事,但平常各忙各的,深入交流的时间并不多,话匣子一打开刹都刹不住。讲故事,谈工作,聊生活,不知不觉瞌睡虫也被赶跑了。

第二天,喜欢散步的去维护核酸秩序,嗓音浑厚的负责小喇叭,耐心细致的登记信息,年轻的争着干,体弱的被关照得不着痕迹……哈哈,我这个队长的活都被他们承包了。

111.png

“花式”喊话接地气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做核酸不过关,做核酸啦。小绿卡,现在做,小黄卡,午时来,口罩戴好核酸啦”,随着小喇叭的不断播放,楼道里三三两两有人走出来去做核酸。

在值守工作中,小喇叭是不可缺少的好东西,喊话、宣传都靠它,尤其是小喇叭还能帮助培养感情呢!初进小区,居民们对我们还不甚了解,不时响起的喇叭声也真是有些扰民。随着值守的深入,专情并茂的花式喊话声开始发挥它的作用。有的居民说,只要听到小喇叭的声音,他就感到特别安心,因为喇叭一响,说明我们一直在守护!

一位同事的嗓音刚中带柔、柔中有爱,喊话、录音就是他了。两天下来,居民们对这个声音都熟悉了,出去做核酸时都不忘问问我们,是哪一位帅哥负责喇叭啊。还有人趁着出门做核酸的间隙,连续三天给我们送蜂蜜水,让帅哥们润润喉咙。煎饼、绿豆粥、奶茶、鸡蛋……东西多得都吃不完,还有叫我们去家里洗澡、吃饭的,他们说:“别见外,我们就是一家人呀”。

2222.png

3333.png

严阵以待“铁包公”

值守是件严肃的事,毕竟责任重大,谁也不敢掉以轻心。除了做核酸,我们不允许任何人进出小区,虽然也得到绝大多数居民的理解和配合,但也有人总是想要“风一样的自由”。深夜十一点多,小区门前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在某社区当志愿者,已连续几天没回家了。怎么办?不让他进,不合情理。让他进,不合规定。我们值守小组商量了好一会,最终还是决定采取人性化措施。

我先核实了他的个人情况,又向社区进行报备,在他个人承诺不和小区任何人(包括家人)接触后,才允许他休息一晚再离开。为防意外,我陪同他一起走到他家门口。“大姐,您老公刚从外面回来,按照政策你和他暂时不要见面,他进房间后你再出来用酒精消消味吧。”直到守着他洗完澡单独进房休息后,我才放心地离开这户居民家。如此这般传开后,小区居民就给我取了一个新名字——“铁包公”。

4444.png

人员摸底也有升级版?

刚进小区,我们感觉两眼一抹黑,简直是无从着手,摸清底数是当务之急。晚上,我们决定看看谁家有灯亮着,以亮灯数作为有人在家的户数。一通灯数下来,老眼昏花,小区实际人数还是没有底。

为了能更快捷通知做核酸,我们觉得还是要摸清户数,于是又重新以楼栋、单元、门牌号、户主、电话登记。这样一摸排,情况就基本清楚了。当天晚上社区就送来了表格,要求我们将小区情况摸清楚。我们已经摸清底数了,只需要抄写一遍即可,于是得到了社区干部的一致好评。接下来,我们又对一些做核酸人数前后不一致的人家进行了电话回访和上户核查。果然,又发现了一些特别情况,有对变了黄码不理解不愿意做的,有身体不舒服不能下楼做的,也有老人居家不清楚必须每天做的……于是,又一轮苦口婆心的解释和宣传后,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总算保持在100%。

我觉得,人员摸底的终极版就是对老弱病残的帮扶,我们对小区内的个别特殊户也进行了特别的关心。在原物资回收公司的老办公楼内,住着一对年届八旬的老夫妇,行动不太方便,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我们总是清早前去陪同他们做核酸,对他家的生活用水、日常菜品或捐或送,保证了他们安心居家。

5555.png

花式劝离、温情服务,是我们值守的日常。有居民三两聚集不听劝阻的,我们就对他们行注目礼,你不撤我不退,所幸最终他们还是理性离开;有居民晚上制造噪音的,我们就上门致意劝解;有居民忘戴口罩的,我们就“双手奉上”;有居民急需采购的,我们就多方联系;有居民身体较弱的,我们就送物上门……

六天六夜,我们吃盒饭、睡帐篷,守小区、爬高楼,东奔西跑,不敢言苦、不必说累,唯愿破晓的曙光驱散阴霾,愿短暂的冷清换来久安。天总会亮,疫情终会过去,山河无恙,你我同安!

(作者为醴陵市住建局(人防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永红)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永红

编辑:刘秋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人防频道首页